六月雪養(yǎng)殖方法與技巧
惠農(nóng)網(wǎng)·農(nóng)技學堂
5264人閱讀
肉桂是一種亞熱帶作物,目前在廣東、廣西廣泛栽植。它的樹皮是一種很好的香料,新收的肉桂在曬干的時候,里面的油脂蒸發(fā)出來,香氣非常誘人。肉桂味辛香偏辣,常用來燉肉,可以去腥提香,也可以入藥,市場需求較高。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肉桂高效種植管理技術。
一、選地整地
肉桂育苗地宜選擇土層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地塊。育苗前深翻土壤25cm,結(jié)合耕翻每公頃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45000kg、過磷酸鈣375kg作基肥,整平耙細,作成1.3m的高畦,畦溝寬40cm,四周開好排水溝。栽植地可選擇坡度15-30°、陽光充足、無寒風危害的山腹地帶,挖大穴,施足基肥移栽。
二、播種育苗、移栽
4月份播種。在整好的畦面上,按行距20-25cm、深3-5cm、播幅寬7cm的規(guī)格開淺溝,造好底墑,將種子播入溝內(nèi),播種后覆蓋細*2cm,畦面蓋稻草保溫保濕。出苗后及時揭去蓋草并搭設矮棚遮陰,期間注意鏟除雜草。在幼苗長出3-5片真葉時,每公頃施入腐熟稀薄人畜糞水15000kg,促進幼苗生長;以后每隔1個月追肥1次,秋后停止施肥,翌年春天撤除矮棚,培育1年,當苗高30cm左右時,即可于3月下旬移栽。移栽時,在整好的畦面上,按行距3-4m、株距2-3m挖穴,穴徑和深均為40cm,每穴施入腐熟廄肥10kg,與底*混勻,覆蓋細*10cm,每穴栽植壯苗1株,然后填*至地面齊平,澆水,再覆*至稍高出地面即可。
三、田間管理
肉桂移栽后2-3年內(nèi),可與豆、菜等作物間作,每年結(jié)合間作作物中耕除草3-4次。3年后,每年春季和秋季,結(jié)合中耕除草,在樹旁開溝施入適量的腐熟廄肥;成年樹開花結(jié)果后,在每年5月下旬,在樹旁開溝施入適量腐熟廄肥,以促進肉桂樹健壯生長和多開花結(jié)果。每年冬季,剪除下垂枝、過密的纖弱枝、枯枝、病蟲枝及多余的萌蘗。肉桂樹萌蘗力強,成林砍伐剝皮后,在短期內(nèi)樹樁又能萌發(fā)新枝。此時,可選留粗壯通直的新枝培育成幼樹,幾年后又能成林。
四、采收加工
肉桂移栽后15年以上,可于秋季采剝樹皮,剝下曬干即成桂皮;在每年修剪時,將0.7-0.9cm粗的枝條或砍伐后不能剝皮的細枝梢,去葉切成40cm長的小段,曬干即成桂枝;在霜降前后,采摘尚未成熟的果實,曬干去柄即為桂子;將葉片、小枝、果實、碎桂等蒸餾后可得桂油。
以上就是肉桂高效種植管理技術,肉桂長到一定高度后,管理便可粗放些。成林后的肉桂需要及時修枝。肉桂每年4-5月采收,因為這段時間水分充足,桂皮比較容易剝下來。采收之前不能施肥,否則桂皮剝不下來的。
關于肉桂種植管理技術的精彩圖文、熱門評論,您可能對惠農(nóng)網(wǎng)以下推薦的內(nèi)容感興趣,歡迎閱讀。
推薦閱讀:肉桂樹適合栽在什么地方?(附種植技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