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麥哪些要冬灌?什么時候進行冬灌?
惠農網·農技學堂
7669人閱讀
全蝕病危害嚴重情況造成整株死亡,主要危害小麥的根部,是小麥主要病害之一,減少小麥的質量和產量,種植戶面對小麥全蝕病該如何應對?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小麥全蝕病的防治方法。
一、化學防治
1、拌種
(1)播種前,用種子重量0.2%的2%立克秀拌種。嚴重地塊可用6%戊唑醇懸浮種衣劑,按種子量的0.03%-0.05%拌種堆悶6小時后陰干播種,或3%苯醚甲環(huán)唑懸浮種衣劑(華丹)80ml,兌水100-150ml,拌10-12.5kg麥種,晾干后即可播種也可貯藏再播種。
(2)在小麥全蝕病、黑穗病、根腐病、紋枯病與地下害蟲混合發(fā)生的地區(qū)或田塊,可選用50%辛硫磷乳油100ml或40%甲基異柳磷乳油50ml,加20%三唑酮(粉銹寧)乳油50ml后,拌麥種50kg,兌水2-3kg,拌后堆悶2-3小時。
2、返青期防治
返青期每畝可用30%苯醚甲環(huán)唑·丙環(huán)唑乳油20-30ml,或12.5%烯唑醇可濕性粉劑40-60g,或1.5%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80-160g+40%氟硅唑乳油20-30ml+20%腈菌唑乳油45-55ml,或2.5%咯菌腈懸浮劑20-40ml,或12.5%硅噻菌銨懸浮劑20-30ml,兌水45kg后均勻噴霧。
3、藥劑灌根
(1)播種后30天左右,秋苗每畝用150-200g15%三唑酮(粉銹寧)可濕性粉劑兌水60L,或12.5%全蝕凈,順壟噴灑,次年返青期再噴一次,可有效控制小麥全蝕病,并可兼治小麥銹病和小麥白粉病。
(2)返青至起身期,小麥春苗藥液灌根,用藥和噴灌方法同秋苗,但注意灌根前后幾天不要澆水。
二、農業(yè)防治
1、種植耐病品種
小麥種子要嚴格篩選,種植具有抗性的小麥良種,如濟寧3號、濟南13號、煙農15號等。
2、禁止從病區(qū)引種
防止病害蔓延,嚴禁從病區(qū)引種,對懷疑帶病種子可用有效成分0.15托布津藥液浸種10分鐘或用51-54℃溫水浸種10分鐘,殺死種子表面的病原菌。
3、合理輪作
有水源地區(qū)麥稻輪作,旱地小麥與非寄主作物如煙草、甘薯、棉花等輪作可明顯減輕病害;對即將衰退田,要保持小麥玉米連作或復種,促進全蝕病自然衰退。也可改種馬鈴薯、大豆、油菜等,能明顯降低發(fā)病率。
4、平衡施肥
小麥全蝕病的發(fā)生主要是因為營養(yǎng)元素缺乏導致的,因此要多施基肥,合理施肥,增施腐熟有機肥,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,發(fā)揮有機肥的防病作用,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,這樣才能避免小麥全蝕病的發(fā)生。
5、生物防治
對全蝕病衰退的麥田或即將衰退的麥田,可推行小麥兩作或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制,以維持土壤頡抗菌的防病作用。
6、深翻耕地
小麥全蝕病是由于病菌對小麥侵襲導致的,因此在光照較好的時候對土壤進行翻耕,可以防治全蝕病。
小麥全蝕病有明顯的自然衰退現(xiàn)象,特別是小麥、玉米一年兩熟地區(qū),可見有病害有不同階段,只要病害到達高峰后,繼續(xù)實行玉米、小麥種植制度,病害就會出現(xiàn)下降現(xiàn)象,一般再經1-2年后病害就自然得到控制,種植戶要注意防治。
關于小麥全蝕病的精彩圖文、熱門評論,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,歡迎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