蟹稻共生技術
惠農網·農技學堂
18985人閱讀
近期對于河蟹養(yǎng)殖過程至關重要,因為近期池塘環(huán)境情況直接影響了河蟹最后的規(guī)格大小和品質好壞,經過幾個月的高溫后池塘環(huán)境變得非常差,水草腐爛、藍藻暴發(fā)、水質變差等現象層出不窮,養(yǎng)殖戶該如何解決水質問題并提高河蟹的質量呢?
一、保證池塘溶氧充足
充足的溶氧可保證河蟹吃料好、體質好、蛻殼“發(fā)頭”大。受到高溫天氣的影響多數池塘水草出現不同程度的腐爛,導致水質惡化、缺氧等現狀出現,河蟹吃料明顯減少且晚上上草、爬邊、蛻殼無“發(fā)頭”。所以若想改善此種狀況必須加強增氧力度。 提高池塘溶氧的途徑:
1、多開增氧機、保證池塘增氧能力。開增氧機可以使水體流動性增氧有利于池塘溶氧的提高。
2、有加水或者換水條件的池塘適當加水或換水。隨著養(yǎng)殖時間的加長、高溫的影響、投喂的增加,受高溫的影響水質老化嚴重所以新鮮水的注入利于溶氧的提高。 3、加強改底、解毒工作。通過改底分解底層有機質、解毒分解水中雜質,減少耗氧物質間接提高池塘溶氧。
二、加強水質的調控
近期水草下沉腐爛、活力下降、調水能力下降,所以不能再單純的依靠水草來凈化池塘水質。此時不再是草養(yǎng)水的階段而是通過調控水質來保持水草活力、減緩其腐爛的速度。所以池塘環(huán)境逐漸惡化應多注重水質的調控。 加強池塘水質調控的途徑:
1、加強溶氧檢測保持池塘充足的溶氧。
2、勤改底。分解池塘中的腐草、糞便,減少耗氧且避免藍藻大量暴發(fā)。
3、勤解毒、巧穩(wěn)水。定期解毒以降低藍藻毒素對河蟹的影響;下雨過后及時穩(wěn)水以防倒藻。
4、菌種保草。少量多次補充活菌可促進水草生長、減緩發(fā)黑水草腐爛,沒有水草的池塘可以放水花生、水葫蘆等水生植物可以起到降溫、河蟹蛻殼附著的作用。
5、重防病。環(huán)境惡化是導致有害細菌的大量繁殖的原因,因此做好消毒工作至關重要,建議養(yǎng)殖戶使用無刺激、無耗氧的消毒產品。
三、提供充足的營養(yǎng)
河蟹最后一殼對規(guī)格的影響至關重要。環(huán)境好的池塘可適當投喂冰鮮魚以補充營養(yǎng),對于沒有水草的池塘以投喂顆粒料為主,養(yǎng)殖戶必須把握好投喂量,若是過量投喂則會惡化水質。為了增強河蟹體質在河蟹蛻殼時可適當外潑營養(yǎng)品。
1、保證飼料投喂,有利于增強體質、積累營養(yǎng)。 蟹塘水溫長期處于30-35℃時導致河蟹攝食普遍減少,河蟹體內積累的營養(yǎng)物質也隨之減少體質變差。所以最后一殼前后要適當加大飼料的投喂量及質量,可在投喂的飼料中增加其他營養(yǎng)成分有利于河蟹快速恢復體質并為蛻殼積累充足的營養(yǎng)。
2、蛻殼時保證充足的有機鈣和營養(yǎng)。 河蟹脫去硬殼一般需要1天以上的時間,河蟹的硬殼是一個軟殼蟹大量吸水膨脹到一定程度、再慢慢鈣化的過程。這個過程除體內積累的一部分鈣質外還需要環(huán)境中有大量可吸收的有機鈣。如果蛻殼時缺乏有機鈣會導致河蟹硬殼速度慢、軟殼蟹會萎縮直接影響翻倍率。所以蛻殼高峰期前后養(yǎng)注重補充鈣質以保證河蟹正常蛻殼、硬殼,這樣可大大提高翻倍率。
八月底即將迎來河蟹第五次脫殼,因此養(yǎng)殖戶必須做好以上池塘管理以達到更好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