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麥想要高產,施肥技巧是關鍵!
惠農網·農技學堂
6562人閱讀
我國小麥常年的種植面積在2700萬畝左右,但我國小麥由于受到土壤性質、作物種類和生長時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,使其對常見氮肥的利用率僅有30%-40%。經走訪發(fā)現(xiàn)大部分種植戶存在氮肥用量過大的問題,氮肥施用量過大不僅會導致資源的浪費,導致小麥的減產,嚴重者甚至導致地下水和江河湖泊中的水富營養(yǎng)化。下面就隨小編一起看看氮肥用量對冬小麥產量的應用及影響。
對此問題,國內專家對氮肥的使用進行了大量的實驗,通過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對比小麥籽粒烘干產量、烘干生物量、公頃穗數、穗粒數和烘干千粒重的變化。
冬小麥產量指標隨氮肥用量變化趨勢
從上圖可以看出,與未施肥的空白組對比,其它處理組數據均顯著高于空白組,但只有小麥的穗粒數隨著氮肥的用量增加而持續(xù)增加,其它數據籽粒烘干產量、烘干生物量、公頃穗數、烘干千粒重反而隨著施氮量的增加而減少。說明,氮肥的使用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,而非越多越好。
目前,種植小麥時氮肥的使用有以下幾個注意事項:
1、深施覆土
銨態(tài)氮肥具有一定的揮發(fā)性,因此在施用銨態(tài)氮肥時最好采用深施結合覆土的方式,可以增加土壤對銨離子的吸附,減少揮發(fā)。因小麥屬于化肥用量大,作物根系發(fā)達、入土較深的作物,因此應以底層施肥即深10-15cm為宜。
2、氮肥后移
小麥氮肥后移技術是將氮肥的底肥比例減少至50%,追肥比例增加至50%,若土壤肥力較高可再次調整為底肥比例為30%,追肥比例為70%。同時后移春季追肥時間至拔節(jié)期。但氮肥后移技術僅適用于中高產麥田,晚茬弱苗的麥田不宜采用。
3、氮磷化肥配合施用
任何作物的正常生長都需要氮磷鉀等多種營養(yǎng)元素的協(xié)調供應。如高肥力麥田,每畝施用尿素13kg左右,過磷酸鈣60kg左右,氯化鉀12kg左右;中等肥力麥田,尿素15kg左右,過磷酸鈣75kg左右,氯化鉀12kg左右。
合理施用氮肥才能有效增加小麥的產量,并不以量大取勝,盲目過量施用氮肥不僅不能增產,還會額外增加生產成本,嚴重者甚至導致減產,嚴重影響麥田經濟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