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一定必須重新嫁接,需先判斷愈合不良的程度和接穗活性,再決定處理方案。
1. 先判斷是否有挽救價值
- 若接穗仍存活(芽點飽滿、表皮翠綠,輕刮有綠色韌皮部),且嫁接口有少量新愈傷組織,可先嘗試補救,無需直接重接。
- 若接穗已枯萎(芽點發(fā)黑、表皮皺縮,刮開呈褐色),或嫁接口完全開裂、無任何愈合跡象,則需及時重新嫁接。
2. 可嘗試的補救措施(接穗存活時)
1.?清理嫁接口:用消毒刀片刮除嫁接口處的壞死組織、霉菌或雜物,露出新鮮的形成層。
2.?補綁與保濕:重新用嫁接膜緊密纏繞嫁接口(確保形成層對齊),外層包裹保濕棉或塑料袋(留透氣孔),避免水分流失和雨水滲入。
3.?調(diào)控環(huán)境:將樹移至半陰通風處(避免強光直射),保持土壤微濕(忌積水),溫度控制在15-25℃,促進愈傷組織生成。
4.?補充營養(yǎng):若樹體較弱,可噴施低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溶液(1:1000),為接穗提供養(yǎng)分,促進生長。
3. 需重新嫁接的情況
- 接穗已完全死亡,無任何復活可能。
- 嫁接口感染嚴重(出現(xiàn)大量腐爛、流膿),無法通過清理和消毒控制,可能危及砧木健康。
- 嘗試補救1-2個月后,接穗仍無新梢萌發(fā),且芽點逐漸干癟,說明愈合已失敗,需及時重接,避免錯過最佳嫁接時間(通常為春秋季,砧木和接穗樹液流動旺盛時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