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冬菠菜怎么種?越冬菠菜種植八大技術要點!
惠農網·農技學堂
11138人閱讀
菠菜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,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,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。病菌主要通過雨水、灌溉水、農具和昆蟲傳播。高溫高濕的環(huán)境條件有利于病菌的生長和繁殖,尤其是連續(xù)降雨或灌溉不當導致田間積水時,發(fā)病更為嚴重。此外,連作、土壤黏重、排水不良、種植密度過大等因素也會加重病害的發(fā)生。下面學習了解下菠菜根腐病的癥狀及防治。
一、癥狀表現
菠菜根腐病主要危害菠菜的根部和莖基部,發(fā)病初期,根部出現淺褐色至深褐色的病斑,隨著病情的發(fā)展,病斑逐漸擴大,導致根部組織腐爛,根系變黑,最終導致植株枯萎死亡。在潮濕的環(huán)境下,病部表面會產生粉紅色的霉層,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
二、防治方法
(一)農業(yè)防治
1.輪作倒茬:避免連作,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2-3年的輪作,可有效減少土壤中的病菌殘留,降低病害的發(fā)生率。
2.種子處理:播種前,用50-55℃溫水浸種15-20分鐘,或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30分鐘,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,晾干后播種,可有效殺滅種子表面的病菌,減少病害的初侵染源。
3.土壤消毒:在播種前,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,可選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8-10克,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10-12克,拌細土撒施于地面,然后翻耕入土,可有效殺滅土壤中的病菌,降低病害的發(fā)生。
4.加強田間管理:合理密植,避免種植密度過大,保證田間通風透光良好;及時清除田間的病殘體,集中銷毀,減少病菌的傳播;合理灌溉,避免田間積水,雨后及時排水,降低田間濕度;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,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。
(二)化學防治
1.發(fā)病初期:及時噴灑藥劑進行防治,可選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- 8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-1000倍液,或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 - 800倍液,每隔7 - 10天噴一次,連續(xù)噴2-3次,可有效控制病害的發(fā)展。
2.灌根處理:對于發(fā)病較重的植株,可采用灌根的方法進行防治,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,每株灌藥液200 - 300毫升,每隔7 - 10天灌一次,連續(xù)灌2-3次,可有效抑制病菌的生長和繁殖,促進根系的恢復和生長。
(三)生物防治
1.生物菌劑:可選用木霉菌、枯草芽孢桿菌等生物菌劑進行防治,這些菌劑能夠產生拮抗物質,抑制病菌的生長和繁殖,同時還能促進根系的生長和發(fā)育,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。使用方法可采用噴霧或灌根,按照產品說明進行稀釋和使用。
2.生物有機肥:施用生物有機肥,可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數量,改善土壤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抑制病菌的生長和繁殖,同時還能為植株提供豐富的養(yǎng)分,促進植株的健康生長。
菠菜根腐病是一種常見的土傳病害,對菠菜的生長和產量影響較大。通過采取農業(yè)防治、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,可有效降低病害的發(fā)生和危害。在實際生產中,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、種植習慣和病害發(fā)生情況,選擇合適的防治方法,及時進行防治。
關于菠菜根腐病的癥狀及防治的精彩圖文、熱門評論,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,歡迎閱讀。